爱情与酒及诗词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爱情如美酒,浅尝陶醉,酗酒宿醉。
有人会发酒疯,有人会长醉不醒。
文人与酒与诗与爱情总是缠绵悱恻,说不清,道不明。
李白前时原有月,惟有李白诗能说。个钟滋味如何,恐也只有那酒中人,诗中仙能切身感受和明白。
爱情在酒的催化作用下变得离奇而美妙。风退尽,云自伤,恨酒催柔肠,一抹暗创,几度痴狂。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酒伴的是孤独,是寂寞。醉后才发现,只是少了身边的那个人,只是那场酒浸满了全身,发自肺腑,只入心里。
讨论起酒,总是离不开爱情!而讨论起爱情,总也是离不开诗词!讨论起诗词,更总喜欢喝上几杯!
(一)诗词与爱情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醉意惺忪的纳兰趁着这几分酒劲想起的会是谁呢?
“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
京城里的他写尽相思,江南的她何尝不是秋水望穿,栏杆抚遍,日日等他归去。
因为深情,所以凄恻。
康熙二十三年五月,在浙江湖州的画船上,在好友顾贞观的引见之下,早已将心随着表妹和亡妻卢氏而去“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的纳兰与沈宛一见倾心,绿纱画船,她手拨琴弦,一曲自己所谱《长命女》在纳兰心中泛起波澜。
黄昏后。打窗风雨停还骤。不寐乃眠久。 渐渐寒侵锦被,细细香消金兽。添段新愁和感旧,拚却红颜瘦。
纳兰随即为其写下一阙《浣溪沙》:
十八年来堕世间,吹花嚼蕊弄冰弦。多情情寄阿谁边。
紫玉钗斜灯影背,红绵粉冷枕函偏。相看好处却无言。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沈宛的出现重新唤起了纳兰心中柔软的万千。
此夜红楼,天上人间一样愁。没有爱情的人生,注定全都是苍白。然而,他们终究敌不过世俗的劫,天上人间从此只有无限恨。身份地位的悬殊使这对有情人始终要面临离别的相思入骨。一阙《南乡子》写尽了纳兰当时的无可奈何与对沈宛的痴情难收。
烟暖雨初收,落尽繁华小院幽,
摘得一双红豆子,低头,说着分携泪暗流。
人去似春休,栀酒曾将酹石尤,
别自有人桃叶渡,扁舟,一种烟波各自愁。
而沈宛的多情,也似她的才情。从此对纳兰的相思也是到了极点:
难驻青皇归去驾,飘零粉白脂红。
今朝不比锦香丛。画梁双燕子,应也恨匆匆。
迟日纱窗人自静,檐前铁马丁冬。
无情芳草唤愁浓,闲吟佳句,怪杀雨兼风。
他们的爱情恐怕也只能是恨有缘无分。自古情深难相守。
他生于钟鸣鼎食之家,却郁郁寡欢,缘何心属落寞,绝不粘上半点俗气。一如塞上雪花,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他未曾想一直等着那青梅竹马的表妹忽然有一天成为了皇妃,初恋梦碎,但却始终忘不了梦中之人。一直到表妹郁郁而终,他才幡然醒悟:原来爱得深也会催人死。当他想要“不如怜取眼前人”的时候,留给他的时间却是那么短暂。“绣榻闲时,并吹红雨;雕阑曲处,共倚斜阳。”的时间只有三年不到,卢氏便难产而去。悲痛之中,他的心已随之而去。
尘满疏帘素带飘,真成暗度可怜宵。几回偷拭青衫泪,忽傍犀奁见翠翘。
惟有恨,转无聊。五更依旧落花朝。衰杨叶尽丝难尽,冷雨凄风打画桥。
二十三岁的他感觉再也不会爱了,然而,也许是宿命的捉弄让他遇见了沈宛。
然而,红颜知己,爱而不得,天意弄人,他已是心字成灰。
小立恨因谁? 急雪乍翻香阁絮, 轻风吹到胆瓶梅。 心字已成灰。
爱情中最怕的就是这种有缘无分,这种蚀骨之痛,往往令人无法喘息。
而他那一阙:“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画扇........”恐怕就是他和沈宛的故事写照吧。
(二)酒与诗词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这句话曾几何时流行过。喧嚣尘世之中,人们总是需要点什么来自我救赎,获得灵魂上的诗意和远方,于是便有了这句话的接力创造和大众狂欢。
而一个人作诗,人人都能作诗的时候,不止是古人喜欢来点酒助兴,即使是不喝酒也要来点醉意方能释放心中诗意的灵感,从而达到和自己,和自然,和身边世界的对话。进入一种诗意的迷狂。
谈诗,怎能无酒,喝酒,自然有作诗之雅趣。有酒便有诗,无酒则诗不成。酒,激发着诗人丰富又敏感的心灵,在醉态中,诗人诗情大发。在醉态中,诗人暂时摆脱理性的缰绳,任凭诗情纵横驰骋,一日千里。美妙的诗篇便会如瀑布一般倾泻而出。这种诗与酒的交错已然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文学奇观。
诗与酒的联姻,最早可以追溯到诗歌的起源,诗乐舞同体的时代可能喝酒更猛些,远古时期诗是用来唱的歌谣,欢庆的时候载歌载舞,哪能不喝酒呢。而《诗经》中就有不少喝酒作诗的明证。在诗三百中就有四十多首涉及到了酒。
但在陶渊明之前,酒大多只是作为了创作素材而进入到是个领域,作为情感因子的介入而已。比如荆轲刺秦前饮酒而做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喝酒是为壮行,是一番悲壮豪情。也如军队出征前总要喝点酒一样。一直到魏晋风度里的名士,阮籍,嵇康等人,他们多好喝酒,其中不乏酒鬼,这在鲁迅的那篇著名的《论魏晋风度及文章及药与酒之关系》中论述得很深刻了。他们喝酒,买醉,写诗,但诗与酒的关系是疏离的。酒只是他们写诗的情感催化剂而已。
到陶渊明开始,酒与人,酒与诗走向了融合,他第一次将酒称作“忘忧物”。众所周知,他在自己的《五柳先生传》中就介绍了自己嗜酒如命的性格,在他现存的174篇诗文中就有54篇是写喝酒的。萧统在《陶渊明集序》中一语点破了陶渊明诗与酒在人生上的统摄和反应,他说:“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也。”
如果说陶渊明的诗与酒还有些生活的苦涩的话,那么开创出诗与酒的浪漫情调的就要算盛世唐朝了。在唐代众多璀璨夺目的诗人的诗作之中,绝大多数与酒有着不解之缘。
有人专门对唐诗做过数据分析,在流传至今五万余首唐诗中,就有六千多首与酒相关,可见诗与酒之关系之密切。而将诗与酒之浪漫情调贯彻到底的就要数诗仙李太白了。
所谓“青莲居士谪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诗与酒就是李白的两张最耀眼的名片,他既是诗仙,也是酒仙。“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恐怕也是喝高了。
李白喝酒都喝得那么有理有据,不行就作诗一首来证明:“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他高兴时喝酒:“好鞍好马乞与人”。
他痛苦时喝酒:“但愿长醉不愿醒”。
他有钱时喝酒:“十千五千旋沽酒”。
而且酒量惊人,喝到醉如烂泥为止。“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
“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而且他还好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喝酒也喝得这么有情调古今李白算是第一人。而李白的小迷弟杜甫以一曲《饮中八仙歌》堪称写诗与酒与人的千古绝唱: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阳三斗始朝天,
道逢麹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
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世贤。宗之潇洒美少年,
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
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
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焦遂五斗方卓然,
高谈雄辨惊四筵。
延续诗与酒的情感因子,在后来的苏轼、陆游、辛弃疾等诗人身上也将酒与诗融合进了自我的生命体验中。酒,无疑成为了唐宋诗人创作的灵感媒介,杜甫说:“醉里从为客,诗成觉有神。”陆游说:“诗情恰在醉魂中。”苏东坡则直接称酒为钓诗钩。
这种酒为诗侣,诗为酒魂的联袂关系一直就是诗人,文人的创作灵感源泉。
唐寅一曲《把酒对月歌》颇见这种诗酒情怀的延续。
李白前时原有月,惟有李白诗能说。
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
今人犹歌李白诗,明月还如李白时。
我学李白对明月,白与明月安能知!
李白能诗复能酒,我今百杯复千首。
我愧虽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
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梅花月满天。
诗酒同韵,酒魂诗心,便构成了诗酒文化的生命基质,而情始终是贯穿其中的生命线和诗酒内核。
(三) 爱情与酒及诗的故事
忽然有一天,我们要是见面,我一定要带上几瓶江小白,别的什么也不说,只管喝就行。十四长长地叹了口气,转过头对一旁的九说到。
九若无其事,依然在用手中的苦楮枯枝在地上画着不规则的圆圈。凌晨三点四十分的路灯参杂着半裸云层的月色将两人的影子折叠在左前方砖红街墙上,孤独上映着一幕幕荒诞的对白。
等我写完这首诗,我们一起干了这杯酒。十四踉跄着从石阶上起身站了起来,右手食指和拇指揪着长颈酒瓶,仰望夜空转起圈儿来。
这回九好像看明白了,旋即起身挽上十四的左手,像脱离画地的枯枝跟上了诗仙的舞步,摇曳出迷醉的身姿。
十四不知道昨晚自己是怎么回到这巴掌大的地下室小窝的,醒来只感觉头痛欲裂,拍拍脑袋,把一颗圆骨碌的头颅前后左右摇拽得咯吱作响几声,长吁口气拿起闹钟一看已经是下午三点十四了。用冷水拍洗了把脸后,十四总算想起今天有什么重要的事。
一旁的九还在梦呓中依稀喊着十四的名字,不时还发出几声痴笑,夹带着冲破嘴里梦呓的口水泡泡的快感,接着便裹挟着床单跌落在水泥地面上,“噗”的一声闷响。九眯缝着睡眼注视着十四离去的背影,直到前方传来钥匙扭转锁芯的声音,清脆而悠扬,像是清晨的蝉鸣。而后九又倒回到了梦中的小床。
由地铁1号线转7号线再到2号线,下车之后穿过商业街,沿着一片人工湖的月牙小道步行半刻钟后,十四总算看到了不远处的“茅草小屋”。夕阳的余辉洒落茅草之上,泛起点点星光。经过一条两旁种满烧仙草和各色奇珍的蜿蜒小路,踏过亭台小池,荷芳扑鼻,似有些古典式的诗情画意在十四脑海回旋,纠缠,令人迷醉。
暮色铺陈,草屋四周彩灯环绕,韵声贯耳,琴瑟相和。十四停在门前捏了捏手提包里的新作,深呼一口气后昂首跨了进去。
热门推荐
